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關注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呼籲要“嚴”字當頭

關注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呼籲要“嚴”字當頭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2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分組會,對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進行審議。與會代表有哪些觀點?治理大氣污染在哪些方面還應立法從嚴?

關注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呼籲要“嚴”字當頭

觀點一:應體現多元共治理念

被稱爲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讓大氣污染防治法與新環保法齊頭並進成了委員、代表關心的重要內容之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辜勝阻說,新環保法很大的亮點是形成多元共治的理念,特別是強調政府的責任,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等。但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中,這些內容看不到。“大氣污染防治法不能不如新環保法。”辜勝阻說,應該把新環保法的理念進一步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具體化。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毅表示,草案主要還是以末端治理爲主,沒有更多考慮關口前移,沒有實現污染的多元共治,特別是沒有體現多部門、多地區、多污染物的聯合控制。

觀點二:離精細化管理還很

王毅建議,把目前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更名爲清潔空氣法,從污染防治變爲提供清潔空氣,反映不同階段的不同任務。從發達國家來看,也是從末端治理向前端轉移,是從治理思路上、方式上、立法手段上的整體轉變,包括和執法、司法結合在一起。

“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條文有100條、最多21000字,美國的清潔空氣法有60萬字,是我們現在的30倍。雖然美國的清潔空氣法只有271條,但每一條下面有子條、子條下有款,非常嚴格和精細。”王毅說,當然美國的模式和我們的不一樣,他們把整個空氣質量的標準、排放的標準、所有部門的措施都加在一起,所有防治措施都能找到相應條款,自由裁量空間非常小,這才叫精細化管理,“我們現在離精細化管理相差還非常遠,因此要制定我們自己的清潔空氣法”。

觀點三:污染控制力度不夠

草案規定,國家對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省級政府應按規定削減和控制本行政區域的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並將控制指標分解,最終落實到排污單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朱靜芝對“總量控制”的概念提出質疑,怎麼知道這個“總量”就剛好符合我們的健康需求?我們一直“總量控制”着,但爲什麼污染越來越厲害?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乃坤說,草案第56條規定,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惡臭氣體的有關單位等應科學選址,設置合理的防護距離,最後落在“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上。“立法追求的首先是不能影響人體健康,其次纔是減少影響,建議在‘減少’前面增加‘防止’或者‘避免’。”

此次草案取消了現行法律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企業事業單位罰款“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封頂,規定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損失的1倍~5倍計罰。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雲龍認爲總體處罰還是偏輕,建議明確對明知故犯、主觀故意的違法行爲,該追究刑事責任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觀點四:數據沒有發揮作用

近幾年,國家及各部委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研究等工作,取得大量的數據資料。有委員認爲,這些數據分散在不同的單位和部門,不能很好地發揮其在政策、法律法規制定中的作用。

“如霧霾的來源問題,不同單位的研究結果有很大差異,但這並不是研究成果不可靠、不可信,而是研究對象和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張興凱表示,這些結果非但沒有使國民瞭解霧霾的成因,反而讓大家更加疑惑。因此,建議在草案中明確建立大氣污染數據資料共享機制的要求、負責協調的部門及職責和共享的要求。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羅亮權同時建議,在草案中增加“科學設置監測點”的規定,防止有些地方的環保部門爲了環保數據質量高,選擇環境較好的地方設置監測點。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