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奧巴馬獲4.49億稿酬 在政八年的政績盤點

奧巴馬獲4.49億稿酬 在政八年的政績盤點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4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奧巴馬獲4.49億稿酬 在政八年的政績盤點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及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以創紀錄的預付稿酬數字——4.49億元,簽下了各自回憶錄的出版合約。

美國最大的五家商業出版公司——阿謝特、哈潑柯林斯、麥克米倫、企鵝蘭登書屋、西蒙和舒斯特對奧巴馬伕婦的回憶錄展開爭奪,企鵝蘭登書屋在版權競標中勝出,取得兩種作品的全球版權。《金融時報》報道,奧巴馬伕婦得到的預付稿酬高達6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49億元。《出版商週刊》則說,奧巴馬伕婦兩人每人入賬3000萬美元。

在專營政治家和名人的華府律師鮑勃·巴尼特操持下,奧巴馬創下了前總統回憶錄稿酬的新紀錄。

蘭登書屋旗下的克諾夫書局曾爲比爾·克林頓2004年的回憶錄《我的生活》支付了1500萬美元預付稿酬。

同屬蘭登書屋的皇冠書局爲喬治·W·布什2010年的回憶錄《抉擇時刻》付出了一千萬美元。

希拉剋·克林頓憑藉2014年的國務卿回憶錄《艱難抉擇》收取了西蒙和舒斯特公司1400萬美元。

奧巴馬任內8年政績大盤點

奧巴馬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臨危受命,做爲美國曆史上首任黑人家庭總統和首任有穆斯林家庭背景的總統,功過相抵之後,其政績總體而言是不辱使命的。

一、走出經濟危機

2008財年美國的財政赤字創下了455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此外,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華爾街投行時代終結,美國國際集團接受緊急注資,美國股市大幅下挫,黑色星期屢屢出現,儘管美國救市規模不斷升級,但仍未出現明顯好轉趨勢。

奧巴馬上任後,延續民主黨的傳統政策,即擴大政府幹預經濟的職能,緩和貧富矛盾,創造共同繁榮。首先,奧巴馬經濟政策主打減稅大旗,主要針對中產階級。其次,奧巴馬支持布什政府的大規模金融救援方案,同時他要求加強監管。2009年12月,奧巴馬宣佈採取減稅、獎勵以及增加投資等一攬子舉措創造更多就業崗位;2010年3月,奧巴馬簽署了一項通過減稅和增加開支來促進就業的法案。

受這些政策推動,美國是率先走出衰退和停滯的發達經濟體。道瓊斯指數從6000多點上漲到最高的18000多點,納指也在多年之後再創歷史新高;同時,美國房地產市場基本徹底擺脫了次貸危機,繼續穩步復甦;就業情況的改善更加明顯,失業率已經從最糟糕時的10%以上降低到了最近的4.9%。

二、金融、教育、醫療改革

【醫療改革】

2010年3月國會通過了《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按照奧巴馬醫改藍圖,絕大部分美國人都應擁有醫療保險,對於年收入低於43320美元的個人和低於73240美元的三口之家,聯邦政府將給予醫保補貼;政府可通過一系列獎懲措施,敦促企業向僱員提供醫保;禁止保險公司因投保者本身存在健康問題,拒絕其投保或擡高保費。

【金融改革】

2010年7月15日《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在參議院獲得通過,該法案致力於保護消費者、解決金融業系統性風險等問題,旨在避免2008年的金融危機重演。

【教育改革】

2015年12月1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取代了布什總統時代提出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這個法案針對舊法的缺陷,一方面要保持和提升美國教育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新的法案更強調靈活性和多樣性,根據不同地方、社區、學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對策。英語學習者可以利用的項目、資源更多,能獲得的支持也更多,這也有利於新移民較多的亞太裔社區。

三、對外貿易政策

奧巴馬上臺以後,爲了重振美國經濟,恢復美國的貿易霸權,先後於2010年和2013年啓動了《跨太平洋[0.99%資金研報]夥伴關係協定》(TPP)和《跨大西洋[0.00%資金研報]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作爲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經濟支柱,TPP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產出。經過5年多的談判,美國最終於2015年10月與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11個國家達成協議。TTIP是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自貿協議,如果達成將成爲世界最大自貿區。該談判目前已經進行了14輪,但至今未能就27項條款中的任何一項達成共識。按照奧巴馬的計劃,在他下臺之前TPP應該得到美國國會批准,TTIP應該完成談判。

但目前兩大協議都面臨很大阻力。歐洲的法德兩國高層指責美國在TTIP談判中存在貿易保護主義,並聲稱談判已經“失敗”。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總統候選人都反對TPP,掌控國會的共和黨人也拒絕在年內表決TPP。

四、外交政策

【與古巴“破冰”】

2016年3月22日下午,美國總統奧巴馬乘坐“空軍一號”離開古巴首都哈瓦那,完成了自1928年以來美國首位在任總統的古巴訪問之旅。

儘管奧巴馬並沒有宣佈新措施,只是再次呼籲美國國會取消對古巴的禁運,但相比人權、政治這些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奧巴馬與古巴總統勞爾·卡斯特羅在解除對古巴經濟封鎖上達成了一致。奧巴馬對卡斯特羅表示,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封鎖會結束,儘管他不知道這一天是什麼時候。

【簽署伊朗核協議】

2015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伊朗核協議。長達10年的伊朗制裁將被取消。初步協議內容包括,伊朗不得從事5%以上丰度的鈾濃縮,停止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建設,允許更多核查,美國、英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德國將不追加對伊新制裁併鬆綁部分現有制裁。

2016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裏,伊朗核協議成功地讓伊朗削減了核試驗設施。雖然美國和伊朗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核協議避免了衝突進一步升級,讓世界變得更加安全。今後美國將會繼續遵守該協議,只要伊朗仍然在遵守核協議。奧巴馬還呼籲各國履行伊朗核協議,鼓勵企業赴伊投資。

事實上,伊朗問題是多任美國總統都無法解決的斷頭事件,但是對一位重塑世界的抱負屢屢受挫的奧巴馬來說,讓敵對了36年的華盛頓和德黑蘭達成和解卻是衆人所難以想象的。曾經有學者稱,奧巴馬爲了握住和平,放棄了太多。

【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

2011年6月2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了從阿富汗撤軍計劃。美國將在年底前從阿富汗撤離1萬名美軍士兵,明年夏季結束前總共撤離3.3萬人。屆時,美軍在阿富汗的兵力將恢復至奧巴馬2009年底宣佈增兵前的規模。當時主要考慮到①美國經濟已經不堪重負;②美國民衆已經普遍厭戰;③爲2012年總統大選做準備;④屆時局勢發展有助於奧巴馬加速撤軍行動。

2014年底結束作戰任務後,大量軍隊撤離。而繼續駐阿富汗的美軍主要擔負着兩個使命。其一是繼續搜索和打擊“基地”組織的殘餘勢力,後來又擴大到包括“伊斯蘭國”勢力;其二是幫助阿富汗部隊打敗來自武裝組織的威脅。

不過2016年7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放緩美軍在阿富汗的撤軍計劃,將在明年1月其總統任期結束前在阿保留大約8400名美軍士兵。

2011年底美國作戰部隊從伊拉克撤軍。但共和黨人批評奧巴馬政府,認爲從伊拉克撤出的決策促使“伊斯蘭國”佔領伊拉克中部,馬利基和遜尼派之間的政治分歧加劇。批評還稱,撤離所有美國軍隊明顯削弱了伊拉克軍隊的戰鬥力。

五、反恐努力

【擊斃“本·拉登”】

2011年5月奧巴馬宣佈美國在一次行動中擊斃了‘基地’頭目本·拉登。本·拉登是指認是“9.11事件”的策劃人,“9.11事件”造成2998人死亡。美國前總統小布什表示,本·拉登被擊斃是一個“重大成就”,對“美國及全球熱愛和平的人們是一個勝利”。

【打壓“伊斯蘭國”】

對於打壓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自2014年夏季開展空襲以來,美國已經對IS進行了9000餘次空中打擊。奧巴馬錶示,美國將會把“伊斯蘭國”頭目逐一擊斃,並向殘餘的首領發出“你是下一個”的信號。

六、能源技術

奧巴馬推動了頁岩油氣革命,使美國基本上擺脫了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大力發展新能源,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爲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在美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近幾年來大大提高。2015年12月奧巴馬終結了一項存在了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

七、難民政策

2015年10月,奧巴馬錶示,美國計劃在新財政年度(自10月1日起)接收至少1萬名敘利亞難民作爲合法難民入境。但11月美國衆議院以289票對137票的表決結果,通過了對敘利亞和伊拉克難民實施嚴格審查規定的法案,近50名民主黨衆議員站到了奧巴馬的對立面。共和黨給出的理由是,擔心“伊斯蘭國”或其他激進組織的成員可能會裝扮成難民進入美國、並在美國國土上發動襲擊。

八、火星計劃

奧巴馬2010年首次提出美國的載人登陸火星計劃,但這一計劃一直飽受技術與成本方面的質疑,還有人認爲重返月球更加現實。在即將離任之際,奧巴馬再提火星任務。近日重申本世紀30年代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目標,並表示將藉助私營企業的力量實現這一“巨大飛躍”。

九、同性戀合法化

2015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26日以5:4的投票結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憲法。至此,美國50個州的同性情侶都將有步入合法婚姻的權利,14個州對同性婚姻的禁令隨之撤銷。

十、強化槍支管控

2013年1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槍支暴力這一美國社會痼疾開出了數十年來最猛的一劑"藥方",簽署了23項總統行政命令,要求國會重新立法禁止攻擊性武器和大容量彈匣銷售等內容。此後由民主黨參議員主導了一項支持控槍的法案,即“美國控槍法案”,但在參議員投票中未獲通過。2016年奧巴馬重申了對槍支管控的決心,準備繞過國會管制槍支。

總的來說,奧巴馬的任期還剩100天,現在還不是對他“蓋棺論定”的時候。縱觀奧巴馬執政的八年,儘管留下了一些遺憾與不足,但總體看,奧巴馬扭轉了小布什時期美國國力下降的頹勢,使美國國力趨於上升,這是他的主要成就。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