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古人的養生方法你都瞭解嗎

古人的養生方法你都瞭解嗎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2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生是我們大家都比較關注的了,到底怎麼保養身體,這也是非常的重要了。在我國的古代是如何養生的呢,我國的古代名人養生都會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有些在至今仍然是適用的。在這裏,要爲大家介紹的就是古代名人的養生妙招,感興趣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了。

古人的養生方法你都瞭解嗎

古代的養生重點

心在五行中屬火,位居於上而屬陽。腎在五行中屬水,位居於下而屬陰。中醫常說“陰陽平衡”、“水火相濟”,就是說二者的交流要像高速公路一樣暢通。比如說,心火每時每刻都要下降,把陽氣送給腎,腎纔不會寒;而腎水必須上行滋養心陰,否則,心火就會亢盛。

心和腎之間的關係就像太陽和冰川,太陽每天都要出現,把冰川一點點融化,用來灌溉良田、滋養萬物。反過來,由於冰川的存在,太陽的熱量才能得以吸收,否則大地就要變成荒漠了。

所以,心陽不足的話,就無法把充足的陽氣送給腎臟,造成腎精虧損。

古代名人的養生妙招大公開

孔子提出“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觀點。仁,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同情、友愛的情感。壽,則有兩層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實際壽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謂之壽”。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們的實際壽命也許並不很長,但他們的業績和英名卻可以傳之久遠,其壽可以說超過常人。

老子主張“少私念,去貪心”,認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一個在物質享受上貪心不足的人,必然會得隴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損人利已,損公肥私,自已也會終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負擔過重而損害健康。

古人的養生方法你都瞭解嗎 第2張

孟子提出了“愛生而不苟生”的積極養生觀,把仁義看得高於生命,認爲必要時應該“捨生取義”。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來成爲仁人志士的養德名言。他還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愛幼社會風尚。他認爲良好的首先修養與練氣功一樣,有益於人體健康,每一個人都應“善養浩然之氣”。

漢代董促舒指出“養心靠義”,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心情常保愉悅,心理健康常存。“夫人有義者,雖貧能自樂;而大無義者,雖富莫能自存”。“故仁人之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在之美以養其身。

唐代孫思邈在<

明代的<

清代養生家石天基認爲:“善養生者,當以德行爲主,而以調養爲佐”。提出了常存安靜心,常存正覺心,常存歡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悅心,常存安樂心等,作爲養德要訣。

古人養生“九”口訣

“一德”養生法

明代養生家呂坤說:“仁者可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義。”明確提出要把道德修養、品德仁愛作爲養生之最高準則。

“二字”養生法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爲,養生在於“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就是說,一個人對世界萬物要有“安”“和”心態,以達到物我兩相宜之養生境界。

古人的養生方法你都瞭解嗎 第3張

“三戒”養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指養生非一朝一夕,乃貫穿於人的一生,要行爲檢點,瞭解得失。

“四法”養生法

明代醫學家萬密齋提出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慾,二曰慎動,三曰法時,四曰卻疾。”即從保健的角度說,養生要遵從自然規律,並克服不良心態。

“五知”養生法

宋代名人周守忠說:“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慾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爲。”“五知”養生,勿要使“七情六慾”宣泄。

“六節”養生法

明代醫學家汪綺石說:“節嗜慾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養生重在養身,養身即養好人的“精、氣、神”。

“七食”養生法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淨。”飲食得當,肌體調理,是養生的重要保障

“八樂”養生法

石成金認爲人生之樂是:“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寫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高尚、適宜的休閒方式,也是一種養生方法。

“九思”養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思無邪,養正氣,養正氣,乃養生之精神。

結語:不管怎麼樣,古人的養生方法得多瞭解了,養生方法都有哪些,大家都知道了吧。我們心跳加快時,明明是心臟出了問題,可很多人會說“心慌”,這個“慌”就是恐慌的意思。而恐對應的是腎臟,所以心臟出問題的時候,會影響到腎臟。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