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莫讓衆籌“想籌就籌”

莫讓衆籌“想籌就籌”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0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莫讓衆籌“想籌就籌”媒體報道,今年8月初,37歲的武漢人劉凌峯在患胃癌晚期時仍樂觀面對,他勇於和病魔鬥爭的事蹟受到廣泛關注。但此後有網友質疑他家境富裕,家人仍通過“輕鬆籌”募集30萬元治病款項,這一事件在網上引起熱議。

莫讓衆籌“想籌就籌”

“輕鬆籌”平臺迴應稱,他們已派工作人員到劉凌峯所在醫院覈實情況,確認病情屬實。關於財產情況,平臺表示,患者家屬否認家境殷實,待患者病情稍緩後將會詳細迴應。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現今,募捐善款也加入到線上活動的大軍,“互聯網+慈善”已成爲慈善事業的新風向。近幾年來募捐形式越來越新穎,目的都在拉近大衆與受助者的距離,這在本質上爲社會帶來了正能量,幫助了許許多多因重病而貧困的家庭,讓“病魔無情、人間有愛”溫暖着人心。然而,由於網絡衆籌長期處於法律監管空白地帶,快速、簡便的審覈方式容易導致某些人弄虛作假、“賣慘騙捐”。這樣肆意利用善心謀取私利,反而會打擊大衆募捐的積極性。近年來,大病衆籌平臺上一條條帶有個人求助性質的網絡募捐信息不時在朋友圈中出現。在網友踊躍獻出愛心的同時,如何保證求助者發佈信息的真實性?目前,對患者個人情況的審覈,因涉及個人隱私且無規可依,只能依靠求助者的自覺性。從主管部門角度來說,需要通過立法及監督來間接規範個人求助行爲。對求助者提供的信息進行制度性、系統性的約束,對於求助者、募捐者、網絡籌款平臺、網絡善款等加強規範和監督。對於涉嫌違法犯罪的求助者要追究法律責任,加大打擊力度,維護廣大愛心人士的合法權益。

去年8月1日起實施的《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範》和《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範》,已經給互聯網募捐定了規矩,爲人們的善款保駕護航。光有法規和政策約束不夠,還需要當地相關部門對網絡上發起的捐款活動進行實時監督,確保羣衆的每一筆善款落到實處。募捐平臺也要精益求精、完善運行監管,不在募捐過程中出現紕漏,並實時公佈善款去向,從而增強大衆對網絡募捐的信心,根本上保證網絡募捐的長足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