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尿失禁別忽視 及早就醫小心症狀加重

尿失禁別忽視 及早就醫小心症狀加重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4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盆底和生殖內分泌門診副主任醫師鄒春芳


您是否有咳嗽、打噴嚏、大笑時突然尿溼褲子的情況,或是大步快走、扭秧歌、跳廣場舞時突然憋不住尿的尷尬?尿失禁是很多女性不願提起卻又難以迴避的話題

尿失禁是個常見病。《美國醫學會雜誌》近日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10%~20%的女性和77%的住在養老院的女性患有尿失禁,但只有25%的患者尋求或正在接受治療。不少患者合併有盆腔器官脫垂等病症,亟需診斷和治療。2006年,北京協和醫院在全國進行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爲30.9%,且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上升,50~59歲女性高達45%以上。雖然患病率很高,但尿失禁患者的主動就診率一直不高,僅爲25%,五年就診率僅有8%,城市與農村無差別

很多女性對尿失禁羞於啓齒,或不瞭解疾病的危害而選擇忽視。不少人認爲,尿失禁只是生孩子後的常見問題。事實上,其症狀可能會逐漸加重,出現運動、提重物後的尿失禁,嚴重者無論何時都漏尿。長期尿失禁可誘發泌尿道感染,陰道炎、外陰炎反覆發作。

尿失禁別忽視 及早就醫小心症狀加重

尿失禁分爲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幾種類型,第一種最常見。其高危因素是妊娠、分娩、年齡增長、肥胖、便祕、全子宮切除手術等。預防壓力性尿失禁,主要靠早期康復治療。妊娠與分娩對盆底功能的損傷是不容忽視的。隨着二胎政策的放開,尿失禁的發生率將呈持續上升趨勢。國外指南和國內共識都認爲,產後一年內的盆底康復可減少女性未來發生盆底障礙性疾病的風險,比如凱格爾訓練法等。另外,提高產科質量、減少難產、避免第二產程延長也尤爲重要。還應保持良好的飲食、運動方式以控制體重,減少便祕、肥胖對盆底的損害。

多個指南均推薦,在專業人員督導下進行盆底肌訓練至少3個月,是治療尿失禁的首選方法。生物反饋治療、電刺激治療等可作爲盆底肌訓練的有益補充方法。盆底康復治療無創、無痛苦,能幫助產後或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擺脫疾病困擾。如果病情嚴重且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建議專科醫生給予全面綜合的評估,判斷是否進行手術治療。我們希望,全社會都能關注尿失禁這一女性的“難言之隱”,做好宣教工作,促使患者主動就診,早期治療盆底疾病。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