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亂用藥危害大 可致急性腎衰

亂用藥危害大 可致急性腎衰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1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王豔麗


衰弱、噁心、瘙癢、昏迷……有這些症狀,可能是患了急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是指腎小球濾過率突然或持續下降,引起氮質廢物體內瀦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從而導致各系統併發症的臨牀綜合徵。急性腎衰竭嚴重損傷腎臟,需要多加重視和防範,認識其病因是第一步。

亂用藥危害大 可致急性腎衰

三大病因致腎衰

急性腎衰竭的病因多種多樣,可分爲腎前性、腎實性和腎後性3類。腎前性急性腎衰竭是指由各種腎前性因素引起血管內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腎血流量急劇減少,腎血管強烈收縮,腎皮質血流灌注不足,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原因有:低血容量,消化道液丟失,如嘔吐、腹瀉導致脫水;大失血;嚴重的燒傷、外傷等導致體液丟失;心血管疾病;腎血管阻塞;腎血管動力學自身調節紊亂。

腎後性急性腎衰竭的病因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只有尿路通暢才能保證泌尿系統的正常功能。急性尿路梗阻使梗阻上方壓力增高,影響尿液的分泌與排泄,甚至發生腎盂積水,腎實質受壓導致腎功能急劇下降而引起腎衰。腎實性急性腎衰竭是指腎實質損傷,常見的是腎缺血或腎毒性物質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也包括腎小球疾病、腎血管病和間質病變所伴有的腎功能急劇下降。

亂用藥危害大 可致急性腎衰 第2張

生活中的五個“元兇”

以上病因看起來都非常嚴重,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很多致病因素就潛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以下5個“元兇”不得不防。

服藥不當。許多藥不能多吃、常吃,否則會對腎臟造成巨大負擔,甚至導致腎損傷和腎衰。第一類是抗生素,毒性最大的當屬氨基糖甙類,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有直接的腎毒性。其次是β-內酰胺類,如頭孢和青黴素類藥物。還有磺胺類藥,易在腎小管中析出結晶,引起血尿、尿痛、尿閉等症狀。服用磺胺類藥物時,須加服碳酸氫鹽或檸檬酸鹽使尿液鹼化,同時大量飲水增加尿量,老人和腎功能不良者要慎用。

第二類是解熱鎮痛藥,屬於非處方用藥,一般在藥店都能買到。不少人頭痛、關節痛,或患風溼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頸椎病,就隨意到藥店購買服用。小劑量、短時間、沒有腎臟病的人吃了鎮痛藥問題不大,但本身腎功能不好的人,服用後會對腎臟有很大損害。

第三類是造影劑,以CT增強、冠脈造影爲主,造影劑腎病日益常見。本身腎功能不好的人是高危人羣,一定要注意評估是否適合造影、用什麼樣的造影劑,儘量避免連續造影或者大劑量的造影。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普通人羣使用非常安全的藥物或藥物劑量在安全範圍內,應用到兒童和老年人身上時也可能損傷腎臟。所以,老人、兒童生病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儘量選擇毒性小的藥物;一定要遵醫囑,不要盲目加大劑量或延長用藥時間。如果出現副作用或是腎臟損傷,一定要立即停藥並就醫。

濫用美白化妝品。市面上化妝品的成分通常比較複雜,爲了達到快速美白、快速祛斑的效果,商家會在化妝品裏添加鉛、汞等有毒物質。這些有害物一旦經人體吸入、吸收,沉積在腎臟,就無法被排出體外,積累在腎臟造成損傷。腎小球、腎小管一旦被破壞,就難以恢復如初。

過度運動。運動雖好,不能“用力過猛”。尤其是在高溫天氣下劇烈運動,揮汗如雨會導致腎臟嚴重缺血,不能維持體液電解質平衡和排泄代謝產物,而引起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及尿毒症綜合徵。

誤服魚膽。很多人有嘴裏起泡、臉上起疙瘩等上火症狀,聽說魚膽能清火明目,就去買草魚,取魚膽吞下。這麼做直接導致上吐下瀉、胸悶心慌、尿量減少、肝臟腎臟各項指標嚴重超標、體內電解質紊亂、嚴重酸中毒,通常都會被確診爲急性腎衰竭。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魚膽確實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但要經過適當的處理和謹慎服用。若食用不當,魚膽猶如砒霜,其膽汁毒素氫氰酸會引起中毒、急性腎損傷和腎衰。

老糖友。人的腎臟功能在40歲之後就逐漸減退,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腎臟每天都在經受損害,且糖尿病病人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現泌尿系統感染,在這幾個原因的合力下,老年糖友極易發生急性腎衰竭。

亂用藥危害大 可致急性腎衰 第3張

積極治療,加強護理

急性腎衰竭首先要糾正可逆的病因。對於各種嚴重外傷、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應進行相應的治療,包括擴容、糾正血容量不足等。其次,要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嚴格計算患者24小時液體出入量,補液時遵循“量入爲出”的原則。

再次,一旦出現感染跡象,應積極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另外,血液淨化在急性腎衰竭的救治中起到關鍵作用,對糾正氮質血癥、心力衰竭、嚴重酸中毒及腦病等症狀均有較好的效果

。日常護理對急性腎衰患者的恢復有重要作用。處於恢復期的病人要絕對臥牀休息,保持安靜,減輕腎臟負擔;下肢水腫的患者要擡高下肢;對於有意識障礙的患者,應加牀護欄;昏迷者應按昏迷病人進行常規護理;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加強口腔護理;對臥牀及身體虛弱病人,應定時翻身,防止壓瘡和肺部感染;當尿量增加、病情好轉時,患者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感覺勞累爲度。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