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天地 > 疾病預防 >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痔是臨牀上常見多發病,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但事實上,治療起來並不難,痔瘡怎麼樣好得快呢?請看下文。

痔瘡的症狀

痔的主要症狀包括排便後出鮮血以及痔核脫出(自覺有肛門腫塊);在出現血栓、潰瘍或壞疽時,還會引起肛門疼痛。部分患者也可能有燒灼感和瘙癢感。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痔瘡患者必知兩點

1、要明確真的是痔嗎?即使真的有痔,也應該注意與直腸癌、直腸息肉、直腸黏膜脫垂和肥大肛乳頭等疾病進行鑑別。如果認爲出血是由痔引起而不尋求診治,就可能錯過腫瘤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時機。

2、治痔不需直接針對痔進行治療,換言之,治療手段是針對產生症狀(便血、腫塊、疼痛)的原因。沒有症狀的痔通常無需治療!

下面爲大家介紹有效治痔六大招: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第2張

避免久坐

日本的學者使用X線對排便過程進行掃描,最後發現從坐位到蹲位,肛門角會擴大100~126度。另外,由於坐位時,肛門周圍的肌肉會牽拉直腸,使得排便需要更加用力,肛裂和便祕等就更加容易發生。從事久坐工作的人員要經常站起做一下運動,由於重力原因,久坐會使得靜脈迴流受阻,淤積在肛腸部。加強鍛鍊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也促進胃腸蠕動,改善盆腔充血,有效避免了靜脈血液瘀積,防止血管發生曲張和大便祕結,避免痔瘡的發生。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第3張

軟化大便

第一,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正常排便,每天一次。大便在腸道停留時間過久可能會變硬,導致排便時與痔產生摩擦,引起便血。不要刻意控制大便,如有便意應該馬上如廁排出。也不可暴力強行排便,糾正久蹲習慣,禁止入廁時看書、看報。腹瀉或排便頻數可通過止瀉劑與飲食調節來改善。

第二,要注意多飲水,使腸腔內保持足夠的使大便軟化的水分。大便過幹過稀,都會影響肛腸活動。

第三,飲食調整。應採取高纖維素性飲食,或服用補充纖維素類藥物。如應多食蔬菜、新鮮水果、豆製品等,這些食品均可增加胃腸蠕動,潤腸通便,及時排出腸道的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同時痔瘡患者應當禁止或少食刺激性的食物。

以上是隻是生活習慣的調整。單純採取這些措施可能就可以糾正便祕,改善胃腸功能,也是預防痔瘡產生、減輕痔瘡症狀、減少痔瘡復發的關鍵。肛門衛生十分重要,如廁後應擦拭乾淨,有條件最好用溫水清洗,並且勤換內褲。

第四,藥物輔助。大便鬆軟劑、緩瀉劑等。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第4張

痔是臨牀上常見多發病,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但事實上,治療起來並不難,痔瘡怎麼樣好得快呢?請看下文。

坐浴

溫水坐浴(俗稱“泡屁股”、“坐盆”)是治痔一種重要措施,有效實施則能加快傷口癒合,緩解括約肌痙攣,緩解疼痛,早日消除痔的症狀。

坐浴前,先讓排空大、小便,洗淨局部及雙手,脫褲至膝,坐浴盆中水約1/2-1/3滿,放盆於合適的高度。坐浴時,先用小毛巾沾水接觸皮膚,能忍受(約40攝氏度)即可慢慢坐入盆中,浸沒會陰部,時間爲15-20分鐘,一天三次。注意隨時加入熱水以保持必要的溫度。坐浴結束,用小毛巾由前至後蘸幹局部,更換衣褲,清理所用的物品。注意在坐浴時應充分扒開屁股以使傷口充分接觸藥水。女性月經、妊娠、陰道出血期間不應坐浴.

坐浴時水的熱力可緩解肛門疼痛,當浸人熱水後,可以觀察到肛管靜息壓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降低;而患者侵入較低溫度水中時肛管壓力沒有變化。因爲患某種肛門疾病的患者常存在較高的壓力,所以降低肛管靜息壓有可能會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第5張

栓劑、軟膏

乳膏與栓劑可能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收縮血管、緩解燒灼感和瘙癢感。這些藥物可能含有局麻藥、激素等。特別是熱水坐浴能減輕水腫。局部也可以用一些礦物油、凡士林等皮膚保護劑可以緩解局部瘙癢和不適,保護肛管炎性皮膚,減輕排便疼痛。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第6張

止痛藥

一般來說,如果疼痛是由痔塊壞疽、潰瘍或血栓形成所致,手術切除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如果有症狀的痔或範圍廣泛的痔伴發肛裂,應考慮行痔切除術,同時採用肛門內括約肌切開術。血栓性外痔引起疼痛者應採用局部切除治療。用藥請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第7張

手術

若脫出的痔塊能自行回覆或可用手法復位時,通常可通過一些門診手術來治療。痔塊復位常常效果欠佳,持續的脫出易形成血栓及壞疽。如果脫出的痔塊不能還納或者出現外痔時,就需要行痔切除術啦。痔切除術適用於有症狀的混合痔或III、IV度痔。沒有症狀的痔通常無需治療!

手術方式多種多樣,包括硬化劑注射、膠圈套扎、外剝內扎、PPH等。由於病情差異,具體是否要進行手術請聽從專業醫生的意見

痔瘡怎麼樣好得快 第8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