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助產士奇缺催高剖宮產率 衛校免試招生報名者寥寥

助產士奇缺催高剖宮產率 衛校免試招生報名者寥寥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7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醫院助產士奇缺學校招生卻遇冷

助產士奇缺催高剖宮產率 衛校免試招生報名者寥寥

昨日下午6時半,廣州某醫院分娩室內,一名男嬰經32歲的助產士陳麗(化名)之手順利降生。

陳麗熟練地剪斷臍帶,把男嬰抱上遠紅外線保暖牀,並進行清理、稱重、按腳印,又快步衝回產牀,清理產婦的臍帶和胎盤。

這一天,共有3名嬰兒從陳麗手中誕生,若從11年前當助產士的第一天算起,經她手出生的孩子已超過1000名。

直到今天,老資格的陳麗仍感到不堪重負。她與18名同事共同承擔着醫院每年約6000名產婦的分娩工作。醫院年年問學校要人,但畢業生總是供不應求。

據統計,我國每年助產專業畢業生不足5000人。爲了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醫院需求,廣州衛生學校今年起免試招收高中畢業生入讀助產專業,計劃招生60人。不過,信息放出已有一段時間,報讀人數卻尚未過半。

現象

剖宮產率走高助產士缺乏是原因之一

“我國剖宮產率爲46.5%,高居世界第一,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所設15%的警戒線。”一個月前,148名來自全國9省區的助產士齊聚廣州,參加廣東省助產士核心能力臨牀師資培訓班。廣州市婦產科研究所所長、廣州市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主任陳敦金在培訓班上透露,從上世紀70年代的5%到現在接近50%,我國剖宮產率30多年增長近10倍。

剖宮產率飆升的背後是自然分娩率的持續走低。陳敦金認爲,在自然分娩中扮演着“保駕護航”角色的助產士的匱乏,是造成這一現狀的重要原因。

的確,數據顯示我國助產士與生育年齡婦女的比例僅爲1:4000,這與發達國家的1:1000差距懸殊。同時,我國每年助產專業畢業生不足5000人,在現有的助產隊伍日漸老化的情況下,更新換代的動力更顯不足。

這讓許多生殖醫學專家十分憂心:“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息必然的生理過程,產婦和胎兒都具有潛力主動參與並完成分娩過程,剖宮產只是解決難產和重症高危妊娠、高危胎兒需要終止妊娠的方法。”專家認爲,高企的剖宮產率不可避免地影響我國下一代的整體健康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曾指出,在沒有醫學必要的情況下,選擇剖腹產的產婦患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增加3倍,患重症的機率增高10倍。此外,第一胎是剖腹產的媽媽,如再次懷孕,就成了高危人羣,絕大多數人只能選擇剖腹產,否則容易造成大出血。

而對於新生兒而言,自然分娩是母親送給寶寶的第一份珍貴的“生命禮物”:不經過產道擠壓的新生兒,通常以後的手眼協調能力比較弱,脾氣容易急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患多動症及自閉症機率比較高,醫學上稱之爲“感覺統合失調症”。此外,多年的醫學研究證明,2%—3%的剖腹產新生兒呼吸系統不那麼好,日後容易患哮喘。

可見,將剖腹產率警戒線設定爲15%,並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憑空臆想。目前,歐美諸國剖腹產率均在警戒線以下,瑞典甚至只有10%。

尷尬

醫院40多空缺搶一人衛校開班報讀者寥寥

幾乎每家醫院都面臨着缺人的尷尬。每到招聘季,當臨牀醫學等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擠破頭想進三甲醫院時,在助產領域,醫院卻時常招不到人,“據說有時候40多個空缺位置,搶一個人。”廣州醫學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盧穗華透露。

人不夠怎麼辦?這直接導致許多護士臨時轉做“接生婆”。“相當一部分的助產士是從護士改行,經過3個月的短期培訓便匆匆上崗。”中華護理學會婦產科專業組主任王立新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擔憂地指出,許多人在從事這一行之前,甚至對助產的概念一無所知,這在增加他們工作負擔的同時,也給孕產婦護理帶來風險。

助產士爲何這麼缺?盧穗華表示,一條重要原因在於人們對這個專業缺乏瞭解。“今年招生,護士很快招滿,但助產專業招生信息放出來一段時間,報名人數還不足一半,很多人打電話來諮詢,表示此前都不知道什麼是助產士。”

有的人雖然對助產專業有一定了解,但由於我國助產高等教育和專業培訓的欠缺,註冊與職稱晉升體系的空白,讓這些原本打算選擇該專業的學生望而卻步。王立新指出,目前國際助產專業教育已發展成爲獨立的高等專業教育,但在我國卻基本停留在空白狀態,少有助產士的大專、本科專業設置。

復興

開助產專業“套讀班”成立助產專科門診

事實上,“助產”在我國不是新興行業。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將醫學教育分爲高、中、初三級,其中助產教育作爲中職教育的主體,全國各地都開辦了獨立的助產學校。

而在1998年,廣州衛生學校曾興辦助產專業,不過只持續了幾年。“當時助產士這一職業並未被認可,畢業生就業面較窄,收入也不好,只能停辦。”在盧穗華看來,如今到了“復興”之時。

於是今年,廣州衛校再開助產“套讀班”:學生學習三年成績合格後,可獲得助產專業的中專畢業證,並可參加當年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專畢業後,繼續完成成大課程,半年後可獲得大專畢業證,大專畢業一年後,可參加考試獲得助產士證。

盧穗華說,開這個班經過了慎重考慮,“他們就業率高達95%,並且在薪金方面也絲毫不差於護士。”這意味着市場上的確有這樣的需求。

“近九成醫學界人士同意,產婦並不是病人,而是處於一種特殊的健康狀態,這一觀念正漸漸爲公衆所接受。”盧穗華說,因此,對於產婦而言,人性化的服務與舒適的環境遠比醫生緊張的詢問病史更能讓她們安心,而這些正是助產士所能夠提供的。

陳麗對此深表認同,在她看來,助產士是陪伴在孕婦分娩過程中接觸最密切的人。“產婦在產前、產時、產後都見到熟悉的面孔,可以消除她內心的緊張感,心理得到支持,分娩也更順暢,母嬰安全更有保障。”

不僅如此,助產士專科門診,也很可能是助產士復興的一大方向。在門診,助產士可以爲孕產婦提供定期的產前檢查、孕期衛生、營養指導、母乳餵養諮詢、保健指導、康復指導、育嬰知識及產後情緒評估和心理輔導等方面的服務,還會給予個體化施教指導,從而縮短了產婦就診時間,減輕孕婦不良精神心理反應,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係,引導產婦順利分娩。

“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陳敦金如此總結助產士的“復興之路”。他指出,形式上的創新是重要的助推力量,但改變助產士緊缺的現狀要從體制根源入手,儘快完善助產士的職稱評定體系與在崗培訓制度。(曹斯)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