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太原:新農合分級診療 試行“限治病種”

太原:新農合分級診療 試行“限治病種”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2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醫院人滿爲患,基層醫院門可羅雀。”如何緩解這一現象,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10月13日,《太原市新農合分級診療實施方案》正式出臺,推行限病種制的分級診療,此舉將引導我市參合患者合理有序就醫,改善就醫感受,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太原:新農合分級診療 試行“限治病種”

180餘種常見病分級診療

《方案》要求推行限病種制,限定在鄉(鎮)級新農合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46種常見病,報銷比例最高可達到90%,如腦梗塞、腰椎間盤脫出、高血壓、肺部感染等。限定在縣(市、區)級新農合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140餘種常見病,如膽囊結石、扁桃體炎、腹股溝疝、泌尿道感染等,報銷比例最高可達到80%。

“對於‘限治病種’患者,如果不按規定在相應級別新農合定點醫院治療的,報銷比例將有大幅下降。即按規定能在鄉鎮衛生院治療的單病種,原則上不在縣(市、區)級及縣域外定點醫院治療;能在縣(市、區)級新農合定點醫院治療的單病種,原則上不在省、市級定點醫院治療。”太原市衛生局農衛處負責人何進凱表示,如果患者得了急性闌尾炎,在具有診治能力的鄉鎮衛生院診治,報銷比例可能高達90%;如果患者堅持選擇去上級醫院就診,那麼,報銷比例至少要下浮20個百分點。

危急重症患者可轉診治療

參合患者需住(轉)院,應遵循“有收治能力的鄉鎮衛生院或一級定點醫院(首診醫療院)→二級定點醫院→三級定點醫院”分級診療和轉診程序。在首診醫院就診,經確認無法診治的疾病,經由首診醫院審覈、批准後,方可轉往上級醫院就診。

對於參合的異地就讀大學生、外來務工農民工以及參合農民在出差、旅遊、探親途中突發急、危、重症的患者,可以先按“就近、就急”的原則進行搶救和住院治療。且患者須在72小時內告知當地新農合經辦部門,並在7個工作日內憑急診(或病重、病危)通知書到當地新農合經辦機構辦理相關手續。對於在省內無法救治的疾病,由三甲定點醫院出具“轉院審批表”,並經當地新農合經辦部門審批後可出省治療。70歲以上老人、0歲至3歲的嬰幼兒、重度殘疾人等特殊人羣,可按照“就近就醫”的原則,經向縣合醫辦批准到選定的醫院診治。患者出院後,如同一種疾病需再次住院治療、複查等,可直接選擇原救治的定點醫院治療。轉入上一級醫院的患者,對診斷明確、經治療病情穩定、可在下一級醫院治療和康復的,應轉回下一級醫院。

農村產婦正常分娩有望全部免費

本月起,《方案》先期在清徐、陽曲、婁煩、古交三縣一市試點,試點工作取得成功經驗後,2014年12月起,將在全市新農合乃至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醫保中全面推廣。

太原市要求,有條件的縣(市),要探索孕產婦正常分娩費用由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和新農合補償全部承擔;具備條件的鄉級醫療機構分級診療病種要探索自付費用不高於200元、基本醫療免費的補償政策。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省新農合縣域內就診率只有67%,縣域外新農合基金使用率佔到總基金一半以上。目前,在大醫院就診的患者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病症可以在基層醫療機構解決,但患者往往隨着優質醫療資源的分佈,更多地涌向大城市、大醫院,原本承載着分流患者基本就醫需求的基層醫療機構的功能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市衛生局醫政處處長徐計宏介紹,通過實行新農合分級診療,我市將推動建立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滿足患者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嚴格控制越級診療,提高基金使用效益,促進患者合理分流,減輕羣衆就醫負擔,力爭實現住院患者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的目標,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急、危、重症和疑難雜症不出省”。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