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性格可是患癌之源 遠離“癌症性格”

性格可是患癌之源 遠離“癌症性格”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何裕民,腫瘤治療專家。曾獲全國傑出青年中醫、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等殊榮,在國際心身醫學、腫瘤臨牀及中醫基礎理論等領域享有崇高學術聲譽。

性格可是患癌之源 遠離“癌症性格”

近日,青年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去逝。癌症也立刻成爲全民、全社會的關注點。很多人談“癌”色變,覺得只要自己吃好、睡好、生活規律癌症就離我們很遠。但腫瘤專家告訴你,其實除了遺傳和生活方式外,性格與癌症也有密切關係,臨牀上很多癌症患者都是“癌症性格”。

“癌症性格”的由來

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支修益介紹,據統計資料顯示,與普通人相比,性格憂鬱、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比性格開朗的人要高出15倍。而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好發於一些受到挫折後,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焦慮、沮喪、苦悶、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精神心理因素並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機體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癌細胞突破免疫系統的防禦,進而形成癌症。

哪些人是“癌症性格”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何裕民介紹,具有“癌症性格”的人大致分爲兩類:

第一類是過於較真的人,這類人表面上逆來順受、毫無怨言,但生活中一件極小的事便可使其焦慮不安、憤怒不止,心情總處於緊張狀態,斤斤計較,好生悶氣,不愛宣泄;

何裕民表示,這類人太過較真更易得消化道癌症。太過較真的個性註定了生活中萬事不得放鬆,一切都要問個明明白白,人的精神、心理一定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得不到鬆弛。這從心身醫學角度而言,不利於內環境穩定,可干擾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等的功能狀態。

何裕民說:“如果一個人老是希望世界是完美的,看不慣就會憤憤不平,心中的憤恨轉換成一種壓力,壓力需要不斷動員生理潛能去應對,身體始終處於應急狀態,不是活得很累嗎?當今社會在快速進步,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壓力當中,我們要學會自我減壓。”

第二類是過於抑鬱、焦慮的人,這類人性格內向,表面上處處以犧牲自己來爲別人打算,但內心卻又極不情願;遇到困難,開始時不盡力去克服,拖到最後又要做困獸之鬥;害怕競爭、逃避現實,焦慮不安。

何裕民指出,這類人因爲長期有不良情緒,更易滋生癌細胞。在引發癌症的因素中,不良個性心理因素佔到了15%到20%。抑鬱、多疑、好生悶氣、多慮等不良情緒是癌細胞產生和發展最有效的媒介。以城市裏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爲例,很多都是公認的“好女人”。所謂“好女人”,是生活上沒有什麼壞習慣,工作上則是一絲不苟,基本不跟任何人紅臉吵架,碰到不開心的事情後,總是一個人生悶氣,因此極易產生身心問題。

如何遠離“癌症性格”

“難得糊塗”、“別太認真”是良藥。何裕民說:記得有一名胰腺癌患者在剖腹探查時發現腫瘤已經裹住大血管,什麼都做不了,無奈只得關腹。可家人還是哄她,胰腺癌已經除掉了。病人平時性格大大咧咧的,也沒想太多,便信以爲真了。五個月後病情穩定,病人回去上班時,同事間的談話讓她得知了真相,不過對此,她也沒太大的反應,只說,反正已經不痛了,腫瘤願意在裏面就讓它在裏面吧!正是這種樂天派的性格讓她不鑽牛角尖,不天天想着病情,生活得樂呵呵的,這樣整整13年過去了,可以說她已經戰勝了癌症。

何裕民說,不管是真心還是“裝”出來的“糊塗”態度,都有助於調節情緒,改善生理功能,調節免疫,從而促進康復。有些癌症病人的全面康復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良好的生活態度和樂天的情緒。他建議,所有癌症患者在對待一些身體變化時,不妨“難得糊塗”些。必要的檢查與治療是不可少的,但許多情況下對有些小變化也“別太認真”。要知道,天都有晴雨,月也有圓缺,小小的波動,很多時候只是種一過性的現象而已,只要心定,加上積極對症的治療,雨天一定會轉晴的。

腫瘤患者更要學會“慢生活”。遇到過太多的患者,一經指點以後常常很後悔:“我當時就是想不通。就知道拼命,拼到後來都不知道是爲了什麼?”很多人只有到生了病才覺得:“我怎麼這麼糊塗,把命都賠上了。”何裕民說

何裕民建議,現如今發達國家開始講究“慢生活”,這也是一種“迴歸”。慢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也是一種積極的奮鬥,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因此,要適度學會慢生活。學會適度放慢生活和工作的節奏。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