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傳不吃牛奶和麪食能治孤獨症 專家稱不可盲從

傳不吃牛奶和麪食能治孤獨症 專家稱不可盲從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方法

傳不吃牛奶和麪食能治孤獨症 專家稱不可盲從

不喝牛奶、不吃麥類食物

柯曉燕告訴記者,飲食干預主要指的是去麩質去蛋白飲食干預法,最早是在1979年由國外專家提出的,簡單的說就是不吃任何麥類和酪蛋白類食物。這些食品包括牛奶、雞蛋、奶酪、酸奶、冰激凌等富含酪蛋白的食品,以及饅頭、麪條、包子、麪包、燕麥、大麥等食物。

“其實,在實際操作中是有困難的,因爲包括醬油等調味料都有麥、麩皮。”柯曉燕說,因爲飲食干預時間有長有短,從三個月到一年不等,家長如果要嘗試這種方法,必須要做長期考慮和觀察,做好充分的準備。

此外,柯曉燕還提到了另一種“禪飲食”干預,這種方法對孤獨症患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執行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禪飲食”限制食用姜、大蒜、辛辣食品、雞蛋、肉和魚。推薦食用穀類、蔬菜、水果、豆類、蘑菇、堅果類、根莖類。

爭議

7成家長認爲有幫助,專家意見不一

“70%的家長主觀上認爲飲食干預對患兒很有幫助,但這種治療方法在業界仍是有爭議的。”柯曉燕告訴記者,因爲現在對胃腸道紊亂與孤獨症之間的必然關係並沒有科學依據,有的外國專家的實驗結果顯示控制飲食有效果,但有的專家研究顯示並沒有太大的改善。“但包括一些家長自助團體、美國的一些專業機構、網站也在推薦這種飲食療法,因爲家長們認爲孩子在長大,他們不可能等幾年或幾十年研究定論出來了才採用,畢竟這種方法不會對患兒產生傷害。”

根據柯曉燕長期的臨牀觀察,不少家長說飲食干預對孩子起到了積極的效果。“有個孤獨症孩子平時喜歡吃由小麥製作的麪條和麪包,一天會喝很多牛奶。在對他進行了兩個半月嚴格的去麩質去蛋白飲食後,他在與人目光接觸、與人互動,語言以及食慾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但也有一部分家長在採用飲食干預後,孩子沒有進步,有一個家長表示採用飲食干預後孩子的情況反而更糟了。

提示

訓練仍是孤獨症治療最重要方法

飲食干預不能盲從,要注意營養

“家長們要注意治療孤獨症最重要的方法還是訓練。8%到25%的患兒通過治療能達到臨牀痊癒,逐步具備社會適應、生活自理、與人交往的能力。”柯曉燕表示,治療孤獨症並沒有“特效藥”,需要綜合干預治療,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教育引導干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訓練,其次是飲食,第三是藥物,最後纔是其他方法,包括音樂療法和海豚療法。“雖然飲食療法並沒有在業界達成統一,但是相對於花費高的海豚療法等,研究效果更‘靠譜’。”

柯曉燕也提醒家長們,雖然飲食療法看起來操作簡單,但是並不適合於每個孤獨症患兒,在嘗試前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員,專家會針對患兒的病史、家族史、過敏史以便確定潛在的過敏原和胃腸症狀的關聯,以此來推薦特定的飲食調整。“特別要注意的是,由於牛奶含有豐富的營養,因此家長在控制這些食物的同時,應注意補充各類替代品,均衡營養,定期到醫院檢查,觀察孩子身體的變化,關注潛在的營養問題。”

留意孤獨症早期6大“線索”

“貴人語遲”需警惕

“孤獨症最佳干預時間是5歲前,越早發現越早干預,治療效果越好。”柯曉燕提供了一些診斷孤獨症的早期“線索”:

1、6個月了還不能發出交流的咿呀聲;

2、9個月了不能與人互動,說話前很少配合手勢,不和別人進行眼神交流;

3、1歲時,聽力正常,對他人的呼喚及逗弄缺少興趣和反應;

4、16個月大還不能說出一個字;

5、18個月時,不能用食指指指點點,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勢,不會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遊戲;

6、2歲纔會說話,或出現語言退化。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