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你心理健康嗎?十個心理標準你具備嗎?

你心理健康嗎?十個心理標準你具備嗎?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心理健康嗎?十個心理標準你具備嗎?

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學界提出了很多標準,比較著名的有馬斯洛、斯柯特等心理學家提出的標準。這十個標準可以用串聯記憶法記作:心心周意暗,心心自社環。

1.心理活動強度

這是指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擊時,不同的人對於同一類精神刺激,反應各不相同。這表明,不同人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弱的人往往反應強烈,並容易遺留下後患,可以因爲一次精神刺激而導致反應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強的人,雖有反應,但不強烈,不會致病。這種抵抗力,或者說心理活動強度,主要和人的認識水平有關。一個人對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認識時,就可以相對地減弱刺激的強度。另外,人的生活經驗、固有的性格特徵、當時所處的環境條件,以及神經系統的型別,也會影響到這種抵抗能力。“不同的人面臨同樣的心理打擊,所造成的心理創傷是不一樣的。心理活動強度大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就強一些。

你心理健康嗎?十個心理標準你具備嗎? 第2張

2.心理活動耐受

前面說的是對突然的強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而慢性的、長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處在痛苦之中,在經歷一段時間後,便在這種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現心理異常、個性改變、精神不振,甚至產生嚴重軀體疾病;但是,也有人雖然被這些不良刺激纏繞,日常也體驗到某種程度的痛苦,但最終不會在精神上出現嚴重問題,有的人,甚至把不斷克服這種精神苦惱當作強者的象徵,作爲檢驗自身生存價值的指標。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別人無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輝業績。我們把長期經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稱它爲心理活動的耐受力。

3.週期節律性

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內在的節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種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狀態,人的所有心理過程都有節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動的效率做指標去探查這種客觀節律的變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則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律經常處在紊亂狀態,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都可以說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神經衰弱患者,失眠患者,都屬於週期節律性出了問題。

你心理健康嗎?十個心理標準你具備嗎? 第3張

4.意識水平

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質的好壞爲客觀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於某種工作,不能專注地思考某一問題,思想經常“開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現工作上的差錯,我們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問題了。因爲注意力水平的降低會影響到意識活動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後果,如記憶水平下降等也越嚴重。

5.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的無關因素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動搖,有時表現爲意志力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維很容易隨環境變化,給精神活動帶來不太穩定的特點。當然,受暗示這種特點在每個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別是較大的,女性比男性較易受暗示,經驗少的人較經驗多者易受暗示。

6.心理康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誰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創傷,在遭受精神創傷之後,情緒極大波動,行爲暫時改變,甚至某些軀體症狀都是可能出現的。但是,由於人們各自的認識能力不同,人們各自的經驗不同,從一次打擊中恢復過來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恢復的程度也有差別。這種從創傷刺激中恢復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稱爲心理康復能力。康復水平高的人恢復得較快,而且不留什麼嚴重痕跡,每當再次回憶起這次創傷時,他們表現得較爲平靜,原有的情緒色彩也很平淡。

7.心理自控力

情緒的強度、情感的表達、思維的方向和思維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所謂不隨意的情緒、情感和思維,只是相對的。它們都有隨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難以察覺罷了。對情緒、思維和行爲的自控程度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當一個人身心十分健康時,他的心理活動會十分自如,情感的表達恰如其分,辭令通暢,儀態大方,不過分拘謹,不過分隨便,這就是說,我們觀察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時,可以從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進行判斷。爲此,精神活動的自控能力不失爲一個心理健康指標。

8.自信心

當一個人面對某種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務時,首先是估計自己的應付能力。有些人進行這種自我評估時,有兩種傾向,一種是估計過高;另一種是估計過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後者是盲目的不自信。這種自信心的偏差所導致的後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於過高的自我評估,在實際操作中因掉以輕心而導致失敗,從而產生失落感或抑鬱情緒;後者由於過低評價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敗而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爲此,一個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種標準。“自信心”實質上是正確自我認知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但是,如果一個人具有“缺乏自信”的心理傾向,對任何事情都顯得畏首畏尾,並且不能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提高自信心,那麼,我們可以說,此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不高的。

9.社會交往

人類的精神活動得以產生和維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會交往。社會交往的剝奪,必然導致精神崩潰,出現種種異常心理。因此,一個人能否正常與人交往,也標誌着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當一個人毫無理由地與親友和社會中其他成員斷絕來往,或者變得十分冷漠時,這就構成了精神病症狀,叫做“接觸不良”。如果過分地進行社會交往,與任何素不相識的人也可以“一見如故”,也可能是一種躁狂狀態。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多見的是心情抑鬱,人處在抑鬱狀態下,社會交往受阻較爲常見。

10.環境適應能力

在某種意義上說,心理是適應環境的工具,人爲了個體生存和種族延續,爲了自我發展和完善,就必須適應環境。因爲一個人從生到死,始終不能脫離自己的生存環境。環境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有時變動很大,這就需要採取主動性的或被動性的措施,使自身與環境達到新的平衡,這一過程就叫做適應。主動適應,其內涵是積極地去改變環境;消極適應,其內涵是躲避環境的衝擊。有時,生存環境的變化十分劇烈,人對它無能爲力,面對它只能韜晦、忍耐,即進行所謂的“消極適應”。“消極適應”只是形式,其內在意義也含有積極的一面,起碼在某一時期或某一階段上有現實意義。當生活環境條件突然變化時,一個人能否很快地採取各種辦法去適應,並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標誌着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健康水平。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