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吳靜,讓病人不怕做胃鏡

吳靜,讓病人不怕做胃鏡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6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消化內科主任,內科基地主任吳靜

從蘭州到北京,吳靜用10年時間,在消化道內鏡領域站穩了腳跟。她說,想想過去,再看着現今北京世紀壇醫院消化內科這支隊伍,心裏除了欣慰,還有自豪。

吳靜,讓病人不怕做胃鏡

做完胃鏡,患者感嘆“很舒服”

胃腸鏡檢查是公認的患者感覺痛苦的檢查之一,但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消化內科,患者給出的一致評價是:手法很輕,根本沒那麼難受。整個科室,最受患者認可的就是主任吳靜。

“前幾天,我這兒來了個病人,做完胃鏡感嘆‘很舒服’,把護士都弄蒙了,做胃鏡怎麼可能舒服呢。”後來才知道,這名患者在其他地方反覆做過5次胃鏡,就屬這次不適最少,所以一做完,話便脫口而出。

說到讓患者“不難受”的竅門,吳靜笑了:“其實談不上什麼特殊手法,大家都是按照規範去操作,可能是我們比較注意一些細節小動作吧。比如,‘推’或者轉角度的時候要輕柔,要左右手配合好,抓準時機。本質上,這跟爲什麼有些護士打針不太疼一樣,多用心,就能練出來。”

吳靜說,患者來看病,肯定都帶着一些緊張和恐懼,作爲醫生,有責任通過交流、鼓勵讓他們放鬆下來。在給病人做內鏡檢查時,她總會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開始前,要擰擰器械,檢查有沒有問題;摸摸患者的頭,讓他們別緊張;檢查中,在可能感覺不適時事先提醒;時不時鼓勵一下患者“做得真好”;完成檢查後,還要親切地說“不着急,慢慢起來,小心口水別弄到衣服上。”整個過程就像開車轉彎要打轉向燈一樣,已經完全不需要刻意去想了。

技術態度都好纔是微笑服務

“以病人爲中心”是醫院強調的一項原則,爲的是緩解醫患矛盾。吳靜卻說:“我們確實要考慮患者的感受,儘可能提高他們的滿意度,但這不等於滿足患者的所有要求。身爲醫生,一切選擇和決定都應當以對患者有利、對疾病診療有利爲出發點。”她表示,臨牀上確實遇到過一些患者,明明已經懷疑是胃癌,卻不肯做胃鏡檢查。“這種情況下,你要做的就是說服。”

儘管並非事事依從患者,吳靜行醫多年,從未收到過投訴,更沒鬧出過什麼醫患矛盾。相反,病人對她的評價很高:耐心、負責、醫術好。究其原因,是她抓住了“微笑服務”的本質。

“提倡醫護要微笑服務沒錯,但醫學的專業性也決定了醫生的微笑服務有其特殊性。”吳靜說,醫生的微笑服務不在“笑”本身,而在於技術和態度“兩好”。技術過硬是本質,治療效果好,纔是真正對患者負責;態度好,則體現在交流用詞和語氣上,核心是對患者的關愛。

跨過不適應,開創新天地

到2017年,吳靜在北京世紀壇醫院工作剛好10年。畢業於蘭州大學醫療系(原蘭州醫學院)的她,第一份工作是在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因工作成績優秀,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她晉升爲主任醫師。可正當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吳靜選擇攻讀博士學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就這樣,2007年吳靜正式走進北京世紀壇醫院。

她坦言,剛到醫院的前幾年,自己很不適應。“這裏教學理念沒那麼強,申請科研項目也不太佔優勢,再加上當時醫院剛轉型,消化科病人很少,我感覺自己所學根本沒有用武之地。”吳靜說,事業上的受挫,以及離開熟悉環境的失落感,混雜在一起,曾讓她一度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吳靜沒有退縮,在醫院及同事的幫助和共同努力下,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專業上,從過去主攻的食管癌,轉向了華北地區更常見的胃腸癌,並擔任學科帶頭人;臨牀上,過去一年的胃腸鏡量爲2000多例,如今已經翻了數倍,達到1.5萬例,門診預約都要排到三四個月以後;科研上,她拿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委、教委項目,還帶動全科室醫生共同申報項目,尋找合作機會;管理上,被醫院委以重任,任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現在,吳靜再也不用擔心沒有消化科病人,反而常會因病人太多,事情太雜而分身乏術。不過,她忙併享受着,併爲自己帶出的整個消化內科團隊而驕傲:“前幾天,科裏的一個博士醫生跟我說,他剛拿下了北京市自然基金項目,真的很棒。”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羣人才能走得很遠。”吳靜說,讓整個團隊成長得更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認可,是她目前最大希望和成就感之源。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