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北京抗生素使用已常態管理 難題是患者不理解

北京抗生素使用已常態管理 難題是患者不理解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幾日,網絡上廣泛流傳安徽省衛計委列出的門急診常見不需輸液的53種疾病的清單。安徽衛計委要求,省內醫療機構要求只有在病情危重的情況下,纔可使用靜脈輸液的建議。針對這一做法,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衛計委瞭解到,目前我市也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將抗菌藥物使用納入常態化管理,監測範圍也從二、三級醫院擴大到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民辦醫療機構,今後將逐步做到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工作的全覆蓋。

北京抗生素使用已常態管理 難題是患者不理解

藥品不良反應檢測抗生素居首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小兒腹瀉……”在不少人的常識中,因這些疾病入院就診時,打上幾次“吊瓶”是很常見的治療方式。然而實際上,在我國,因爲抗生素使用率過高,超時、超量、不對症使用或未嚴格規範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十分普遍。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今年5月發佈的《2013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共收到抗感染藥物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51.7萬例,其中嚴重報告2萬餘例,在各類藥物中抗感染藥報告數量居首位。同時,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也曾發出警示稱,中國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達70%,遠遠高於30%的國際水平。

對此,專家表示,濫用抗菌藥物不僅會加大患者治病的經濟成本及毒副作用,還有可能引起細菌的耐藥性,使抗菌藥物在較短時期內失效。一旦濫用抗菌藥物造成正常菌羣失調紊亂,導致醫源性感染,會使一般傷口難以癒合,甚至不能癒合,嚴重的甚至可以致命。

抗菌藥物使用納入常態化管理

針對這一問題,今年4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再次發佈《關於做好2014年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對此,北青報記者從市衛計委瞭解到,目前本市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將抗菌藥物使用納入常態化管理,並在原監管指標體系內增加了對門診、急診抗菌藥物靜脈使用的監管指標,監測範圍也從二、三級醫院擴大到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民辦醫療機構,逐步做到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工作的全覆蓋。

據瞭解,市衛計委從2011年4月至今,已開展了爲期3年的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整治工作。使全市細菌耐藥程度得到有效控制,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1年的14.97%,下降至2013年的9.29%,下降率爲38%,住院患者使用率從61.39%,降至43.78%,下降率爲29%。全市抗菌藥物採購金額佔西藥採購金額比從15.52%,下降至13.33%。

合理輸液最大難題是患者不理解

爲改善濫用抗生素現狀,今年3月,航空總醫院在京率先取消普通門診靜脈輸液,並明確規定:門診醫生(除兒科、急診、麻醉外)不得開具靜脈用藥處方。病情緊急的轉急診科治療,急診科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審慎開具靜脈輸液。醫院兒科靜脈輸液暫時保留,但要對靜脈輸液患兒一日一診,每日關注其輸液的療效和反應。

航空總醫院院長高國蘭介紹,取消普通門診靜脈輸液實行三個月後,醫院藥佔比整體下降3個百分點,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比例降至7.61%,藥品不良反應同比下降了51%。

同時,在這一新舉措推行的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來源於部分患者缺乏醫學知識,對醫生拒絕開具靜脈輸液的不理解。一些患者從門診一路投訴到管理部門,強烈要求輸液,對此,高國蘭表示,醫院針對來院就診病人中開展了發放合理用藥宣傳單,並通過門診大廳電子屏、健康大講堂等進行深入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對話

合理輸液不能一刀切

對話人:北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姚紅新

北青報:您如何看待安徽省提出的53種不需要輸液疾病名單?

姚紅新:我認爲很多疾病不能一刀切,還是要按照不同病情來判斷治療方法。以小兒腹瀉爲例,如果是普通着涼拉肚子或是因病毒引起的腹瀉,確實不需要抗生素來治療,但如果是因爲吃了髒東西而引起了頻繁腹瀉,使用抗生素消炎或通過輸液的方式幫助孩子補液還是有必要的。

北青報:在臨牀診治中,推行禁止濫用抗生素遇到的困難在哪?

姚紅新:其實目前大部分醫生都對抗生素的使用十分謹慎,但由於北京的醫療機構,特別是三甲醫院,接診的很多病患送來時病情都比較嚴重,很難從最基本的治療方式,或是從最基礎的抗菌素用起。如果藥品用晚用錯,很有可能對治療造成延誤。也有一些醫生擔心治療出了問題,會更加激化醫患之間的矛盾。

北青報:作爲臨牀醫生,您認爲今後在濫用抗生素管理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姚紅新:我認爲加大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民辦醫療機構中的管理力度是有必要的,同時要格外注意對不同情況下用藥的分別處理方法,避免在確實需要用藥時延誤治療的情況。同時要加大對患者的宣傳,注意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不可隨便自行用藥,避免多種藥物聯合使用而產生不良反應。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