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曝光臺 > 老齡人口越來越多,農村養老路在何方

老齡人口越來越多,農村養老路在何方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我國老齡化的加速,養老問題日益引人關注,而農村養老問題尤爲凸顯。一方面是由於農村的老齡化程度更高,另一方面是由於當前農村老人所要承受的更多。

老齡人口越來越多,農村養老路在何方

農村家庭普遍較差的經濟條件、農村社會不夠健全的保障體系、轉型時期的孝道變遷等等,都從不同側面,以不同程度影響着農村老人的生活境遇。

孝道變化 養老窘困

《禮記》說:“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關於孝的道德規範,層次最高者是尊敬父母,此爲大孝;層次居中者是不使父母受辱,此爲次孝;層次最低者是能夠贍養父母,此爲下孝。

筆者在陽泉市調查發現,當前不少農村地區孝敬父母已經陷入了艱難維持的窘境。經過多年市場經濟的洗禮,優良的傳統道德受到衝擊,一些人開始從經濟收益的角度來衡量老人對於家庭的 “作用”。“有用”的老人等於 “有一點地位”,“無用”的老人等於“完全沒有地位”,孝道不再佔據邏輯上天然的制高點。

“如果按照傳統的家庭邏輯,養兒防老天經地義,但市場邏輯是非常理性的算計,子輩據此可以理直氣壯地反駁:你是養了我,但你養好我了嗎?”在平定縣石門口鄉小口頭村務農一輩的70歲老大爺賈明善說。這樣的反駁往往給父母沉重的打擊,他們發現,不管在現實中還是在道義上似乎都沒有了抱怨的理由。

可悲和可怕的是,不少老人也在困惑和無奈中接受了這樣的邏輯。當筆者問到對子女不孝的感受時,不少老人會說,“子女收入少,負擔又重,我老了沒用,幫不上他們的忙,哪能怪他們呢。”或許,老人們是在爲子女開脫;更或許,他們只是在安慰自己,以便在這殘酷的現實面前找到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進城不易 留守亦難

許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即便兒女有心也有力接父母進城,父母卻並不願離開故鄉的熱土。因爲那片土地上有世世代代的根,有歲月的點滴和抹不掉的記憶。

在陽泉建設銀行上班的郭迎賓女士,老家在平定縣馬山良白村,父母都60多歲了,也不願意長期跟她一起在城裏住。“兩個老人守着一座空房子,沒有其他人陪。有時候老人生病了,我只能請一兩天假回去看看,很快就得回來。父母雖然從不抱怨,但我知道他們心裏不好受。”郭女士說。

這樣的情景,近年來在廣大城鄉,已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平定縣石門口鄉棗嶺村的盧俊良老大爺今年83歲,老伴也80歲了。幾個孩子遠在上海、蘇州等地,最近的也在縣城上班,平時就老兩口在家,守着四五間房。筆者來到盧大爺家時,盧大爺正在大門口邊曬太陽邊發愣,老伴則在一邊捧着簸箕摘菜。

“老伴腿不太好,不方便到處走,靠幾個孩子寄錢回來給我們養老。年紀大了,平常在家也不能幹活,也沒什麼事可做,串串門,曬曬太陽,跟鄉親們聊聊天,看看新聞,這就是我們的文化生活。”盧大爺說。

筆者瞭解到,幾個孩子也放心不下老兩口,一直想讓他們進城去住,但老兩口不想增加孩子們的負擔,另外也確實是住不慣。盧大爺的大兒子在蘇州工作,總讓老人們過去,拗不過,他們一年也去幾次,但住不了幾天就想回來。

“外面太吵,又沒有熟人,連說說話都找不到人,住不慣。”盧大爺說。在農村住習慣了,對城裏很多事都不適應。“去兒子家時,我喜歡在小區裏轉悠,結果有幾次被保安盤問,還以爲我是偷東西的呢。一點意思都沒有,不如農村舒坦。”

不過留守也有留守的難處,不生病還好,老兩口還能相互幫襯着過。“一生病又沒人照顧,孩子們就着急,不能回來照顧我們,最後沒辦法,孩子們就出點錢,請村裏鄉親幫着洗洗衣服,燒燒飯什麼的。但村裏都是老人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盧大爺說。

制度爲本 渠道應寬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老人養老依靠的是“養兒防老”這一傳統途徑。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農村家庭的規模也發生了變化,以前一個家庭有三四個甚至更多子女共同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而現在重擔只能落在一兩個人身上。這讓農村的“養兒防老”遭遇困境。

可喜的是我國已開始着重加強制度建設,尋求以“制度養老”替代“養兒防老”。目前全國已推行新農保,每位年滿60歲的農村老人每月可以領到55元或更多的養老金,只是這種保障體系相對於不斷增加的養老費用顯得有些微薄。

針對農村養老機構資源短缺的問題,筆者建議:養老機構在農村地區的需求很大。作爲一種半公益性質的組織,政府應該給予一定的稅費減免和補貼,以吸引更多民間資本下鄉發展養老服務業。一些地方醫療資源富餘,可嘗試將一些處於改制中或準備改制的中小型醫院改辦爲養老院,發揮醫院的醫療條件與專業的醫護人員優勢,滿足農村地區對於機構養老的需求。使農村的“分散養老”變成“集中養老”,給農村“空巢老人”打開一條綠色通道。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