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7月空氣質量較差前10市公佈 京津冀佔9城

7月空氣質量較差前10市公佈 京津冀佔9城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4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環保部8月公佈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結果顯示,7月份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個城市中,京津冀佔9城。

7月空氣質量較差前10市公佈 京津冀佔9城

截至今年9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滿一年,環境保護部等六部委合力擬定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也已執行了近一年時間。然而,環保部最新數據是否意味着這一年京津冀三地“鬥”氣效果不佳?

當地學者卻並不這麼認爲。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李雲婷認爲,7月氣溫高、降水少,加上有重污染過程,對PM2.5的平均濃度貢獻大。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馮銀廠則對媒體表示,從清新空氣行動實施一年來的情況看,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效果明顯,一方面PM2.5下降幅度大,另一方面重污染天數有所減少,即使有時出現,程度也較之前輕。

按照《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京津冀地區要建立區域協作機制,協調解決區域突出環境問題,組織實施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通報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研究確定階段性工作要求、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不過,環保人士則在對比了大量官方公佈的數據後,認爲數據中存在疑點。

他們認爲,這份空氣指數“成績單”表明,京津冀空氣治污之路仍顯得任重而道遠。

三地交出“成績單”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在內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作爲我國的重工業基地,結構性污染突出,產業佈局不合理,是我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

環保部8月公佈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結果顯示,7月份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個城市是唐山、邢臺、石家莊、保定、濟南、北京、邯鄲、天津、廊坊和衡水。京津冀有9個城市進入前十名。

自從去年初環保部每月公佈全國空氣質量較差十個城市名單以來,榜單中總能找出七八個京津冀的城市,其中以河北省居多,均超過半數。

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爲57.4%,重度污染天數比例高於74個城市4.4個百分點。

與去年同期相比,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由48.6%下降到42.6%,空氣質量有所下降;與上月相比,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由48.5%下降到42.6%。

其中北京市7月份達標天數比例爲29.0%,出現重度污染5天,主要污染物爲PM2.5。與去年同期相比,達標天數比例由38.7%下降到29.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去年同期增加4天,空氣質量有所轉差。

從7月份的監測結果看,似乎京津冀三地改善空氣質量的努力並不理想。李雲婷認爲,7月氣溫高、降水少,加上有重污染過程,對PM2.5的平均濃度貢獻大。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環保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8月中旬,三地已拿出了各自的“成績單”,並且都認爲“考分不錯”。

北京市環保局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爲9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同比分別下降1.3%、16.4%和4%。上半年共發生空氣重污染25天,較去年同期減少15天。

據天津市環保局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15日,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05天,同比增加17天;重污染天數15天,同比減少19天;PM2.5和PM10平均濃度爲80微克/立方米和135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8.4%和8.2%。

“從清新空氣行動實施一年來的情況看,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效果明顯,一方面PM2.5下降幅度大,另一方面重污染天數有所減少,即使有時出現,程度也較之前輕。”馮銀廠對媒體說。

在河北省日前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給出的結論是“今年以來,河北省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全力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特別是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河北省環保廳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省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爲10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7%。PM10下降9.4%,二氧化硫下降26.7%,一氧化碳下降20%,臭氧下降13.9%。全省平均達標天數62天,比去年同期增加6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數減少9天。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佈的《2014年上半年74城市空氣質量狀況》也顯示,上半年,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明顯改善,13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提高3.2個百分點。

據環保部公佈的數據,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剛剛頒佈實施的2013年第四季度,京津冀三地總體大氣污染防治情況不理想,特別是河北唐山等地部分工業企業超標排放、治污設施運行不正常情況嚴重,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普遍超標。

京津冀“招數”不同

國務院去年9月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經過五年努力,京津冀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去年9月頒佈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進一步確定,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5%左右,山西省、山東省下降20%,內蒙古自治區下降10%。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政府也在砸重金“買”藍天。今年初,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經濟發展專題座談會”上表示,北京將投入7600億元治理PM2.5。北京市財政局也計劃5年內統籌落實資金478.58億元,防治大氣污染。

數據顯示,北京市2013年PM2.5年均濃度爲89.5微克/立方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1倍多。

北京市環保局所作的PM2.5來源解析結果顯示,全年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約佔28%~36%,本地污染排放貢獻佔64%~72%。在本地污染貢獻中,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揚塵爲主要來源,分別佔31.1%、22.4%、18.1%和14.3%,餐飲、汽車修理、畜禽養殖、建築塗裝等其他排放約佔PM2.5的14.1%。

與其他地方把精力集中在具體項目的節能減排上不同,北京則更加註重地方立法和排放標準的提升。今年1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獲通過,這是全國首部地方治理大氣污染的法規。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紀綱介紹,該法規以降低PM2.5濃度作爲目標,旨在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來治理大氣污染。

北京市環保局科技標準處副處長王宣同介紹,北京已制訂地方環保標準共51項,今年將突破60項,已基本形成國內最爲嚴格的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其中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就佔33項。

天津市委、市政府把清新空氣行動擺在“美麗天津·一號工程”的首要位置。本報記者梳理的相關資料顯示,一年間,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市長黃興國等先後召開3次市委常委會、1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48次市政府專題會議就大氣污染防治進行研究部署,並多次作出批示。

天津市更希望走一條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手段的治氣之路。以排污收費爲例,天津市環保局副總工程師邵玉林介紹,從今年7月1日起,天津市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化學需氧量4種主要污染物排污費收費標準平均提高近10倍,並按梯次實行差別化收費。

京津冀三省市中,河北省的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最爲繁重艱鉅。河北省政府副省長秦博勇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省委、省政府態度非常明確,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這場硬仗。”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後,河北省馬上提出了大氣污染防治50條措施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實施了“減煤、治企、控車、降塵、增綠”等重點舉措,提出了到2017年削減4000萬噸標煤、細顆粒物濃度下降25%的目標。

秦博勇介紹,河北省正大力實施“6643”工程,即到2017年壓減6000萬噸鋼鐵、6000萬噸水泥、4000萬噸煤、3000萬重量箱平板玻璃。同時充分利用市場“無形之手”的倒逼作用,推動過剩產能退出。

區域協作的“不和諧音”

不過,對於京津冀三地大氣污染防治的努力,當地居民們的感受不明顯。

北京市環保局投訴舉報中心的數據顯示,居民對城市空氣質量並不滿意。今年1~7月,該投訴舉報中心收到的涉及大氣污染方面投訴有13694件,佔信訪總量的3.9%,同比增加7950件,增長比例達138.4%。

投訴舉報中心稱,居民們主要反映的是工業廢氣、餐飲油煙、鍋爐煙塵、揚塵、機動車尾氣等問題。

天津市環保部門反映,大氣環境總體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傳統的煤煙型污染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機動車、重化工業造成的PM2.5、臭氧污染又接踵而至。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告訴本報記者,隨着環境執法力度的加大,大量企業也開始由“直排”轉向“偷排”。

“像過去那樣明目張膽直排的企業少了,轉而採取夜間偷排、假日偷排、雨天偷排的方式。”鄒首民說,企業應對環保檢查的手段也越來越高超和隱蔽,治污設施“開機歡迎、關機歡送”的現象很多。

對此,環保部門也不得不改變“招數”。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副局長陳善榮介紹,從今年3月開始的專項檢查中,已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在檢查中做到“三不”、“三直”,即“不定時間、不打招呼、不聽彙報、直奔現場、直接督查、直接曝光”,全時段保持環境執法的高壓態勢,形成強烈威懾。

今年以來,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向記者通報了兩次通過無人機掌握的企業超標排放情況。

鄒首民介紹,環保部首先組織環境衛星應用中心利用衛星圖片確定重點地區,然後,採用無人機航拍方式對大氣污染企業實時拍照取證和錄像取證,獲取的圖片地面分辨率最高達0.04米。

無人機傳回的圖像顯示,河北鋼鐵集團敬業鋼鐵有限公司高爐出鐵時無組織排放嚴重,有煙囪煙塵排放明顯;山西華澤鋁電有限公司煅燒窯煙氣超標排放;內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煙塵排放明顯,廠區無組織排放嚴重。

在今年6月一次無人機航拍和結合地面檢查中,環保部門發現疑似存在環境問題的企業64家,主要問題有煙塵超標排放、煙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脫硫設施及廢水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等。此外還發現部分隱藏在山區的土小作坊。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京津冀地區要建立區域協作機制,協調解決區域突出環境問題,組織實施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通報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研究確定階段性工作要求、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

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的多家環保組織發現仍存在一些不協調的現象。“我們對比了大量官方公佈的數據,也從這些數據中發現了不少可疑的地方。”環保人士陳立雯說。

她舉例說,河北準備在2017年把鋼鐵產能壓縮到2.2億噸。而實際上,2013年河北的鋼鐵產量也不過才1.9億噸。產能與產量是很容易被公衆忽視的字眼。如果不壓縮“產量”,而只壓縮“產能”,京津冀的霧霾治理就可能陷入數字遊戲,仍舊不可能如期實現減排目標。

本報記者近期梳理河北、內蒙古、山東等地新上項目時也發現,一些地方經濟增長衝動的熱情不減,依舊搶時間上項目。僅去年9、10月間,邯鄲、武安、包頭、青島等多個地方就分別有大量項目集中開工。

“聯防聯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各省區市都有各自的利益。”北京市一位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此表示憂慮。

治污不能“翻燒餅”

經過一年的防治,各地到底有哪些體會?

在7月份召開的河北省委常委(擴大)會議上,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說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正確處理穩增長、調結構、治污染的關係,不能夠"翻燒餅"。”

周本順說,河北正處於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既面臨着加快發展的艱鉅任務,又面臨着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艱苦的努力,稍有鬆懈就會影響國家下達和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的完成。

“不能用一種取向掩蓋另一種取向,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三個堅定不移:調結構堅定不移,穩增長堅定不移,治污染堅定不移。”周本順說。

他解釋說,在調結構方面,不能因爲速度下來一點,調結構就放鬆了,市場倒逼是調結構的一個有利時機,不能坐失時機,“6643”的壓減任務必須按進度推進,堅決完成。同時,在穩增長方面,要集中力量抓好產業項目,抓好新型城鎮化,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而在治理污染方面,周本順表示,“治理本身也是一種經濟拉動,治理過程當中要把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抓上去。”

今年6月,周本順在保定調研時就曾明確表示,河北省當前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生態環境,可以說,生態環境支撐能力有多大,發展的潛力就有多大。“抓好生態環境,我們是鐵了心的,即使影響GDP,也一定要幹好。”他說。

據悉,河北省目前正在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大行業中推行“刷卡排污”制度,超過卡內設定的總量指標將自動停止生產。如果排污量出現剩餘,則可以通過河北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中心的交易平臺,將排污權進行出售。河北省計劃年內建成全省統一的IC卡總量管理信息系統。

對於首都北京的空氣污染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在7月25日召開的北京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表示,要按照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優化產業佈局,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做到“瘦身健體”。

本報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瞭解到,北京正在抓緊研究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考覈辦法。對官員治理大氣污染的考覈,也將更精細化,不但要參考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還要考察城市管理的各個方面。考覈的責任主體也將擴大,不僅包括工業等部門,還將包括街道等責任單位。

依據去年9月公佈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方案,對工作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職缺位等導致未能有效完成任務的,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考覈不合格的區縣實施環保區域限批,禁止建設除民生工程以外的排放主要大氣污染物的建設項目。

天津市目前正抓緊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力爭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工作,並儘快提請市人大審議通過。同時加快《天津市環境保護條例》的修訂。

天津市還計劃在今年採暖期到來前,全面完成燃煤設施改燃工程以及供熱鍋爐改燃併網任務。在線監測系統也要在年底前覆蓋全市燃煤量90%以上的企業。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會議近日也通過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委員會成員名單》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進展及下一步工作建議》。

該建議提出,下一步將加快建設區域信息共享平臺,儘快完善區域重污染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機制,啓動區域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編制,加大區域機動車污染防治力度,並加快制定促進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有關政策。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