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天地 > 疾病預防 >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尤爲重要,所以針對於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家屬一定要注意以下護理措施。

一般護理

讓消化道病人臥牀休息,取平臥位,擡高下肢,促進靜脈迴流病保持腦部功血,定時更換體位,注意保暖。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順暢

如果患者有嘔血的症狀,必須使患者的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或誤吸,必要時可以用負壓吸引器清除起到內的分泌物、血液、嘔吐物、並及時給癢。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第2張

飲食護理

禁食護理

大量出血、休克狀態、噁心嘔吐情況下應禁食,特別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如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嚴重的潰瘍伴有血管殘端出血並伴有嘔血、便血的患者應禁飲食,由外周靜脈營養補液並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必要時給予輸新鮮濃縮紅細胞和血漿。

流質飲食

出血停止24 h,無噁心嘔吐、臨牀表現血壓穩定、心率平穩,血常規示血紅蛋白無明顯變化者,可給予流質溫涼流食,以米湯爲主,亦可進食適量牛奶,牛奶能中和胃酸,利於止血,但因牛奶易產氣,宜少量多餐,每餐少於100 mL,且肝硬化併發出血者不宜進食牛奶,以防肝昏迷的發生及腹脹加重。其他還可給予藕粉等。此期每日5~6餐,約2~3 d,仍需經靜脈補液及電解質,貧血嚴重者給予輸新鮮濃縮紅細胞和血漿。對於出血停止後4~6 d的病人,除給予病人補充足夠的液體及電解質,飲食仍以米湯爲主的流食,也可給予肉湯等,要少量多餐,每餐100~150 mL,每日5~6餐,此期約爲5~7 d。

半流質飲食

出血停止病情穩定的患者可給予無刺激少渣半流飲食。此期可給予稀米粥、細麪條湯、蒸雞蛋、芝麻糊等,每次約150~200 g,飲食不宜過甜,此期約爲7~10 d。此期可每日4~5餐。無不適應後可適當增加飲食量,每次少於250g。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第3張
x

飲食護理原則

1.定時進食,少量多餐:這不僅能減輕胃的負擔,避免不利因素,還可有規律地使胃內經常保持食物的存在,起到稀釋胃液,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2.多加咀嚼,避免急食:最好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這樣可增加唾液分泌,利於消化吸收。

3.食物溫軟,易於消化:避免攝人過冷過熱或粗糙食物,以減少對潰瘍面的物理性刺激。

4.富於營養,保證熱卡:飲食中應以蛋白質與脂肪爲主。以攝入牛奶爲宜,在補充熱卡的同時,可減少胃酸分泌和抑制胃蠕動,有利於潰瘍癒合。同時要注意補充豐富的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

5.避免刺激性飲食,減少胃酸分泌:如酒類、濃茶、咖啡、辣椒、醋及油炸食物等。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第4張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尤爲重要,所以針對於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家屬一定要注意以下護理措施。

心理護理

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會感受到病情的嚴重性,難免會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所以家屬和護士有必要觀察和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給與更多的關心和安慰,解釋病情的治療方案,減輕患者的疑慮。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第5張

嚴密觀察病情

患者家屬要時刻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注意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如果有發熱、可以給物理降溫,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尿比重。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第6張

注意觀察嘔吐物和糞便

患者及護士要注意觀察嘔吐物雞糞便的性狀,量雞顏色,嘔血及便血的顏色取決於出血量的多少雞血在消化道內停留的時間,如果出血量多,停留的時間短,則顏色新鮮或有血塊;如果出血量少,停留的時間長,則顏色暗或黑色,伴有嘔吐,一般單純黑便出血量大,當病人出現口渴、煩躁、冷汗、暈厥時,應該考慮新鮮出血。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第7張

口腔護理

做好口腔和皮膚的護理,因出血病人口腔有腥臭味,應每日三次清洗口腔。浮腫病人應加強皮膚護理,防止發生褥瘡。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第8張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尤爲重要,所以針對於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家屬一定要注意以下護理措施。

消化道出血的食療護理

藕粉糕

食材: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克。

製作方法:藕粉、糯米粉、白糖以水和成麪糰,入籠蒸熟,任意煮食或煎食均可。

療效:本方有補中益氣、涼血止血之效,適用於氣虛血滯者。

甜鹹小白菜汁

食材:小白菜250克,食鹽、白糖少許,

製作方法:小白菜洗淨,切碎,以食鹽醃拌10分鐘,用清潔紗布絞取汁液,加白糖適量。一日三次,空腹飲用。

療效:本方具有溫胃制酸、涼血止血之功,適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出血。

三七藕蛋羹

食材:鮮藕汁1小杯,三七粉5克,生雞蛋1個

製作方法:鮮藕汁加水適量煮沸,三七粉與生雞蛋調勻入沸湯中,加少量油鹽。每日兩餐佐食用。

療效:本方止血功效在於涼血化瘀,治胃熱出血。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第9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