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曝光臺 > 發燒不一定是流感 還有其他原因

發燒不一定是流感 還有其他原因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4.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季細菌及病毒種類繁多,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流感、諾如、麻疹、水痘等都可能引起發熱,不一定只是流感。

感染性發熱

感染是發熱最常見的原因,各種病原體感染均可能導致發熱。根據患者情況、感染部位和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發熱的溫度、熱型和伴隨症狀各異。

在糖尿病、腫瘤患者中,因爲自身免疫力的低下更容易感染;而在年老體弱的患者中,即使嚴重感染也可能僅導致低熱。

發燒不一定是流感 還有其他原因

1、細菌感染

細菌是最常見的病原體,可引起各個部位的感染,常見的有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亞急性心內膜炎、腹腔/盆腔膿腫(如肝,闌尾旁、結腸旁等等)、皮膚軟組織感染(如丹毒)、骨關節感染、化膿性腦膜炎,少見的有牙齦膿腫,感染性動脈瘤,植入物感染(人工瓣膜/血管/關節等)等等。

如進食冰箱儲存但未再加熱熟透的食物,可能感染李斯特菌,可導致腦膜炎;

被海產品刺破皮膚後可能感染創傷弧菌,不及時處理有可能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接觸牛羊等家畜後發熱,尤其是伴腰痠腰痛症狀者,需考慮布氏菌感染導致的布病;

接觸野生動物、尤其是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動物、或被抓傷咬傷可能感染土拉弗朗西斯菌而導致兔熱病。

2、真菌感染

如麴黴感染,常與打掃曠置已久的房間、接觸黴變食物有關,吸入大量麴黴可導致肺麴黴菌病;隱球菌感染主要與接觸鴿子鴿糞有關,可導致肺炎或腦膜炎;長期留置導尿管可能感染念珠菌、導致尿路感染;有美國中西部旅行或居住史的、發熱伴肺炎的患者需留意球孢子菌感染。

發燒不一定是流感 還有其他原因 第2張

3、分枝桿菌感染

主要指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即結核病。最常見的爲肺結核,而肺外結核也不少見,如腎結核、腸結核、腹腔結核、結核性淋巴結炎、結核性腦膜炎等;

很多人以爲結核病已經快要被消滅了,而實際上結核病人遠比我們想象中常見得多。

分枝桿菌中除結核分枝桿菌外,還有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這一大家庭,其中包括十數種成員,是導致肺部、皮膚軟組織等部位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也是整形術後慢性感染的重要病原體。

4、病毒感染

如甲流、乙流以及禽流感等,常在冬春季高發。2002的SARS(非典型肺炎)、2012的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以及近期的SARA-Cov-2所導致的新冠肺炎,就是典型的病毒感染。

蜱蟲叮咬可使人感染布尼亞病毒而導致出血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後可攻擊人的免疫細胞、導致一系列的感染進而發熱。

5、寄生蟲感染

接觸未除蟲的動物、進食未煮熟的食物和水等均可導致寄生蟲感染。醉蝦醉蟹,生魚生肉都是潛在的致病源頭。

常見的感染人的寄生蟲有肝吸蟲、肺吸蟲、旋毛蟲、廣州管圓線蟲等。

曾在熱帶旅行或居住、尤其是被蚊蟲叮咬過的患者發熱需想到瘧原蟲感染導致的瘧疾,而有舌蠅叮咬史的發熱伴頭痛嗜睡等症狀者需考慮錐蟲感染導致的錐蟲病;

接觸過流浪貓狗的患者需想到弓形蟲感染;有蜱叮咬史者則需考慮巴貝蟲這一不常見的原蟲感染。

發燒不一定是流感 還有其他原因 第3張

6、其他病原體感染

包括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立克次體、螺旋體、巴爾通體等。

如軍團菌可在空調的冷凝水及溫水中大量繁殖,感染人類可導致發熱和肺炎;貓抓傷或咬傷後可使人感染巴爾通體而導致貓抓病;

各種齧齒動物、豬狗牛羊馬等,無論是野生或家養,都可能感染鉤端螺旋體並且在尿液中持續排泄,污染人的粘膜或傷口即可導致鉤體病;

灌木叢、草叢中的蜱蟲叮咬裸露的皮膚,除了導致上述巴貝蟲及布尼亞病毒感染之外,還可能使人感染立克次體導致落基山斑疹熱,感染伯氏疏螺旋體導致萊姆病。

非感染性發熱

1、血液系統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溶血性貧血等,常可引起發熱,熱型多種多樣。

2、結締組織病

也就是風溼性疾病,如類風溼關節炎、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等。

3、腫瘤

幾乎所有的惡性腫瘤均可導致發熱,甚至以發熱起病而不伴原發部位不適。

發燒不一定是流感 還有其他原因 第4張

4、內分泌系統疾病

亞急性甲狀腺炎、甲亢、痛風性關節炎、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常可引起發熱。

5、中樞性發熱

因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腦外傷、腦血管疾病等)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異常所產生的發熱,體溫峯值可很高,一般的解熱鎮痛藥常常無效。

6、藥物熱

用藥一段時間後出現的、因藥物引起的發熱,常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升高。此類發熱可與感染性發熱並存,先出現感染性發熱,經有效抗感染後體溫下降,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好轉後,若再次出現發熱,需警惕藥物熱。

7、無菌壞死組織吸收熱

可見於創傷後,如術後、血栓形成及其引起的臟器梗死、組織細胞大量壞死(如腫瘤壞死)等。

發熱待查病因複雜,需根據患者的詳細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及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分析,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有時還需要診斷性治療以輔助診斷。

但從全世界的診治經驗來看,經過仔細排查,仍有20%~30%的發熱待查不能明確病因。

所以,如果不明原因的發熱,而是吃藥之後仍然沒有好轉,一定不要拖,趕緊去醫院檢查和診斷,以免貽誤病情。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